读取、索引到分析 简述
对话交易员Jackson:如何真正通过AI+数据捕获Alpha?
本期嘉宾:Jackson,Scope Protocol联合创始人,推特@0xOar
TL;DR
1. 不同类型的资产、不同的持仓策略,你需要关注的数据有哪些?
Jackson将自己的资产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资产有对应的持仓策略和要关注的数据,很有意思的是他按照持仓时长来划分资产类型:
长期持有的资产(比如ETH SOLANA 等主流币)。关注的数据:整个行业目前的流动性情况,有三个指标:
美股市场或者美元加息/降息
稳定币的Mint/Burn
大VC的大额代币持仓
除此之外,非数据层面会关注“叙事”,一个代币是否是被Top VC认可,或者Vitalik、Binance比较喜欢的资产,决定了是否会长期持有。
持仓一周左右的资产(市值200-700),收益预期每周10%-20%。关注的数据:能够反映操盘手习惯的一些异常数据,然后做交易。比如DEX超买连续触发了3次到4次之后,基本上代表了很明确的上涨趋势,可以追涨,实测测下来绝大部分CMC上排名200-800名,且能够上主流交易所的代币,一周的胜率在80%-90%。
持仓4-12小时的资产,回撤可以接受到50%以上,杠杆会开5-10倍。关注的数据是短周期能反映情绪变化的指标,有3个:
Open Interest,市场当中的合约的持仓量。基本上从回测数据来看,Open Interest大于之前1小时6%,然后价格如果跌了4%的话是比较正面的指标,一般会认为已经下探到阶段性低点,或者空头需要回补。这种时候4小时的胜率较高。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可以查看scopechat上展示出的回测数据。
Funding Rate
CEX Deposit,这个数据如果发生了特别异常的变化,比如说当前的充值的数量是上一周或者上一个月的10倍以上,那么它几乎是必跌的。原因是一些大的、合规的做市商不会在CEX里面长期存做市的代币,一般有动作的时候,会从链上再把代币充进去。
2. 不同的数据产品都有什么用?
分为4类:
第一类,宏观数据类产品,例如Glassnode,分析大户的持仓以及流动性的变化,面向围绕BTC去做交易的人,或者说想要看到基本面的变化的人。
第二类,通过数据做舆情/情绪分析(分析文本)的产品,例如Kaito,分析整个市场当中大家在讨论什么,一些所谓的smart investor追踪了什么样的产品,面向研究员,比如说VC里面要写报告的投资经理,帮助找到什么样的叙事或者基于这个叙事哪些产品可能会火。
第三类,分析链上数据的产品。例如Nansen,ScopeScan,DEX Screener,DeBank。链上数据其实在这个周期发生了变化,上一轮周期的时候,我们会通过Gas的消耗的高低来判断哪些产品接下来会火,而这个周期链上数据围绕在短平快的Alpha,比如说Solana和Base上的MEME,这些代币能够产生的数据丰富度弱了许多,因此更新频率、上币速度、解析速度特别快产品会更有优势,比如DEX Screener。另外,如果是希望追踪某一个地址多链的数据情况,进行深度分析,DeBank是最佳选择。
第四类,满足调查类需求(吃瓜)的产品,例如Arkham,分析一个地址背后是谁,持仓的具体的情况,最高的胜率发生在什么情况下。这个产品的标签做得很多,但是准确度存疑。
3. 不知道买什么和要买吗的时候怎么办?
Jackson认为,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通过数据来辅助交易是很难的,一方面是数据噪音很多,另一方面数据分析和使用的门槛略高,所以他的产品希望给“没有太多时间研究、没有特殊的交易天赋”的“普通交易者”相对傻瓜式的服务,有两个典型场景:
第一个,买什么?这里面不同的细分需求有不同的设计:
Copy Trade的需求
如果想要交易一些较为主流的代币,最有效的是Copy Trade VC-related address,可以直接在Scope Chat里面问,目标token的持仓结构,会给你一张有VC和巨鲸持仓的表。
如果想要Copy Trade 类似于MEME的Alpha资产,可以在rank里面去找smart money究竟在卖什么。
投资Beta资产的需求,这种人更相信叙事,相信注意力,可以参考两个Rank:
Narrative Rank,可以看到大家比较关注的细分narrative是什么,基于narrative缩小了研究范围之后,再去单独的看Token是不是应该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