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NFT项目6529:推广开放
中国信通院与SAP携手共建基于“星火·链网”的企业(分布式)可信身份体系
9月7日,在思爱普(以下简称“SAP”)中国峰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与SAP就新型分布式标识BID应用于企业数字身份服务体系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基于BID为企业提供可信数字身份解决方案,共同打造基于“星火·链网”的链上可信企业身份体系。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发表致辞。
余晓晖表示,中国信通院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型基础设施不断注入强劲动力。数字化身份作为物理对象与数字世界虚实间双向映射、动态交互、实时连接的独有标记,是可信互联的基础,是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的关键,也是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信通院构建了基于“星火·链网”的分布式、平等共治、数据安全可信和高可用的可信身份标识服务系统。“星火·链网”具备覆盖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分布式标识(DID)架构,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可信互联和数字资产价值化提供了实现途径,对于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SAP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有着广泛的企业用户基础。中国信通院与SAP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紧抓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机遇,共同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
会上,余晓晖与SAP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以及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谢家贵,SAP全球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网络总裁柯曼,SAP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研究院院长李瑞成共同启动了“共建(分布式)企业可信身份体系项目”。
(左起:谢家贵、李海花、柯曼、余晓晖、黄陈宏、李瑞成)
当前,各种信息逐渐电子化、数字化,传统的身份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即数字身份。不论是个人、公司,还是各种设备,都需要一个准确、可靠的数字身份进行信息交互与共享。但目前的数字身份通常是拍照后在网上传递作为凭证,这种方式存在隐私泄露、图片恶意伪造等风险,验证过程需要人工介入,成本高昂,时效性较慢。
2020年2月,中国信通院制定的BID方法被纳入W3C凭证社区工作组(Credentials Community Group)分布式标识(DID)规范。BID是基于W3C的DID协议、可验证的分布式标识符,具有永久性、全球可解析、加密可验证和分散性等特点。同时,BID通过密码学算法实现了安全可靠的隐私保护,在加密与编码算法方面实现了广泛的兼容性。
基于BID在“星火·链网”构建的数字身份系统,可在“星火·链网”主链形成去中心化的可信身份网络,它通过链上创建和管理可信发证方信息作为信任锚,为企业数字身份创造一个可信的数字世界基石。同时,基于BID可信数字身份的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将信息安全便捷的进行数字化表达,再基于密码学技术例如数字签名等做防伪证明,使得企业可以在不担心被伪造篡改的前提下管理自己的数字身份。相对物理证书,可信数字证书的保存,传输和使用会更加方便。同时,数字证书还可以基于选择性披露,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方法来做隐私保护,相对物理证书会更加的安全。
图:“星火·链网”数字身份服务ID3Entry
SAP与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将深度合作,基于DID,运用“星火·链网”区块链技术优势,实现“星火·链网”企业身份数据和其他DID体系下企业身份数据在安全的信任机制下建立互信连接,从而实现跨地域的无缝数据共享和交互。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星火·链网”数字基础设施的网络拓展和生态构建能力,利用中国信通院的国家高端专业智库和产业创新发展平台的定位优势与SAP的企业数据服务能力,通过DID建立权威可信的企业数字身份体系,为企业打造数字世界中的可信连接。
“星火·链网”简介
“星火·链网”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项支持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之一。“星火·链网”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基于许可公有链技术和分布式标识技术,实现跨行业、跨地区提供公共标识服务的互操作,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中国信通院于2019年加入万维网联盟(W3C)分布式标识工作组,积极参与DID标准制定。2020年,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导的基于“星火·链网”开发的区块链标识(BID)正式列入W3C分布式标识方案注册表,成为官方授权方案之一,为实现全球互操作的分布式身份提出一种新路径。
SAP中国研究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