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数字货币 >

中国检察官杂志发文探讨:虚拟货币能否作为刑法上的“财物”予以保护

2023.03.22

原标题:法秩序统一性视域中非法获取虚拟货币的行为性质认定

作者:陈禹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第三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刊登于《中国检察官》杂志2023年3月(司法实务版)

摘  要:虚拟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虚拟财产,符合“财物”特征,应当评价为刑法上的财产犯罪对象。国家对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控政策,否定了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但从未否定虚拟货币的“财物”属性。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判断和认定标准与刑法保护“财物”的判断认定标准并无理论关联,涉虚拟货币合同有效与否,并不能作为否定虚拟货币刑法上“财物”属性的依据,刑事领域肯定虚拟货币的“财物”属性,并不违背法秩序统一性。

关键词:虚拟货币 财物 法秩序统一 行为无效

近来,窃取虚拟货币行为的刑事定性问题,不仅引发刑法理论和实务界热烈讨论,也引发“币圈”热议,讨论焦点在于虚拟货币能否作为刑法上的“财物”予以保护。随着国家对虚拟货币监管力度的趋严,涉及虚拟货币相关行为的法律评价也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笔者认为,虚拟货币虽然不具有货币属性,但作为一种商品,属于刑法上作为财产犯罪对象的“财物”,非法获取虚拟货币的行为侵犯他人财产法益,应认定为财产犯罪。得出这一结论,需要厘清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认定刑法上作为财产犯罪对象的“财物”,刑法能否对前置法未予明确保护路径的新型权益作出独立保护?二是前置法领域对虚拟货币相关业务行为的态度,能否改变虚拟货币在刑法领域的“财物”属性?

一、刑法规定的财产犯罪对象“财物”的认定

本文所讨论的虚拟货币,也被称为加密货币,是指使用加密技术及分布式账户或类似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等主要特点的点对点加密数字交易工具,如比特币、泰达币等,不包括Q币、游戏币等“虚拟货币”。虚拟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虚拟财产,能否作为财产犯罪的对象,首先取决于是否承认网络虚拟财产的“财物”属性。

在刑事领域,围绕网络虚拟财产是否能认定为刑法上的“财物”产生多轮交锋。司法实践中,对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有的认定为盗窃罪等财产犯罪,有的认定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2012年最高法《关于利用计算机窃取他人游戏币非法销售获利如何定性问题的研究意见》确定了对虚拟财产以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予以保护的司法路径,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虚拟财产的财物属性,这一意见虽然不是司法解释,但对司法实务产生了较大影响,之后,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案件更多地被认定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笔者认为,虚拟货币作为一种网络虚拟财产,符合刑法上的“财物”特征。

(一)虚拟财产属于刑法上的“财物”

有观点认为,虽然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但在前置法未明确虚拟财产是否属于财物的情况下,应当坚守刑法的二次法属性,尽量保持谦抑,不将虚拟财产认定为财物。但这一观点违背了刑法的独立判断立场,误解了刑法的谦抑性,也不符合我国立法司法具体国情。

1.在解释论层面,应当坚持刑法独立判断的立场,在罪刑法定原则范围内,通过实质的法益概念,对犯罪构成要件作出独立解释。民法上的概念并非直接作用于刑事构成要件的解释,而是确认民法上的解释于刑法独立的法益保护目标而言同样妥当之后才得到刑法的认可与接受。虽然民法权利与刑法法益具有“同源性”,但在法益不断变化的当下,对于新出现、值得保护的法益,刑法不是只能等待前置法全部“厘清捋顺”后才能介入,刑法的谦抑性是就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观念而言,不意味着刑法的调整对象、调整范围和规制方式从属于民法。刑法上的“财物”和民法中“物”的概念和内涵本就不是相同的,在我国刑法“公私财物”语境中,将虚拟财产作为财产犯罪对象,并不存在解释障碍,更不属于类推解释。而且,前置法关于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争议,是基于民事权利保护法律体系展开的讨论,这与刑事领域将虚拟财产认定为“财物”并不冲突。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