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数字货币 >

Blur 借贷协议 Blend,NFTFi 协议矩阵关键棋

2023.05.05

引言

尽管整体市场遇冷,但似乎Blur在NFT Fi上向前跃进的脚步未曾放缓。根据其在5月2日所发布的推特动态,Blur正式从流动性聚合的直接交易层横跨到借贷市场,接连推出了P2P永续借贷Blend、先买后付BNPL、挖矿借贷积分等功能,在社区引起广泛热议并在NFT Fi产业链上下游掀起余震。

Blur 借贷协议 Blend,NFTFi 协议矩阵关键棋

究竟Blend与其他NFT借贷协议机制有何差异?这是否意味着与DeFi的发展轨迹类似,NFT Fi的协议矩阵化进程已经提前拉开帷幕?对NFT Fi整体赛道又应该如何进行预判?我们在下文中给出一些简单的思考和评论。

NFT Fi行业所面临的“三座大山”

有待健全的信用机制:在DeFi中,最常见的模式是过度抵押贷款,而在NFT Fi场景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多样化的贷款模式,如BNPL这种无担保贷款。然而由于KYC对于NFT的借贷和租赁的参与者并非是强制性的,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控制高度依赖于单个NFT Fi项目的能力。在未来我们必然会需要更加成熟和可信赖的链上信用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有待提升的定价机制:正如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提到的,NFT由于本身具备的主观性,非流动性等内生因素,难以像同质化资产一样基于资产基本面或过往交易记录被简单定价。参考传统的艺术品评估方法:同类比较,成本计算,平均价格和双重出售,去除成本计算方法,剩下的同类比较,平均价格和双重出售即对应着NFT pricing中的AI/ML评估,TWAP和交易定价这三类方法。然而这三类的任何一种评估方式在目前都无法达到完美的价格发现。

有待完善的支持服务体系:包括银行、信托和保险在内的基本配套服务对于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是必要的。然而一个理论上完整的金融流动体系还尚不存在于当下的NFT Fi行业中。作为银行系统最基本的模块,信贷在任何场景下都有理由成为整个金融体系中被率先关注和发展的重点功能,这也是为什么NFT借贷协议的完善对打通NFT Fi上下游流动性起着关键作用。

NFT的借贷动机:

NFT收藏家往往不太愿意直接出售他们的高净值资产(蓝筹NFT收藏)。然而长期持有NFT也意味着大量的资本将被锁定在非流动性资产中。这也是我们需要抵押房产的原因。

> 在牛市中,持有人可能会找到更好的短期投机机会。因此,他们有动力使用非金融资产作为抵押品来释放流动性/兑现一些钱。

> 在熊市中,持有人倾向于使用超额抵押来持有更多的现金以防止短缺危机,同时确保他们不会失去他们的NFT(解释了为什么整体NFT贷款的违约率较低)。

Blend的机制创新

Blend的机制由Paradigm直接操刀,所发布文章中的联名作者Dan Robinson等更是Comound、Uniswap等头部DeFi协议中的资深贡献者,同时其在DeFi协议中发扬光大的非许可和可组合性理念也一贯延续到了Blend的设计理念中。

Blend本质上是在匹配NFT持有方和资金持有方,完成抵押NFT借出资金的效果,不同于BendDAO等新兴点对池模型,而是与NFT.Fi等老牌协议一样采取了点对点(P2P)的借贷模式,并且在集成传统P2P借贷优势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范式调整。下图中我们也简要分析了P2P与P2Pool机制差异:

Blur 借贷协议 Blend,NFTFi 协议矩阵关键棋

Blend的创新可以总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去预言机(Oracleless):一般的点对点模型都有这个特点,即利率和资金利用率等由贷款人愿意提供的条款决定。荷兰式拍卖失败才会引发清算。

>和同类其他P2P借贷相比,移除预言机并不算什么新叙事,本身P2P协议引入预言机很大程度上为用户在设定条款时提供价格参考(e.g. NFT.Fi会提供地板价,过往交易价,Upshot等ML定价等几种数据)

永续借贷(Perpetual):到期日的设定需要借款方手动回滚或关闭头寸,这使得借款方一方面可能面临NFT被罚没的风险,另一方面需要额外耗费gas fee。因此Blend直接移除了到期设定,只有在利率变化(新贷款人提出新条款接管)或其中一方想退出协议时,才需要进行链上交易。

>相对于传统P2P,永续设定非常有趣并很可能赢得更多贷款方青睐。在固定期限的接待中,如果NFT的价值已经低于还款额,借款人选择不偿还贷款,贷款人即使清算NFT也无法收回本金。此外,永续机制也给其他潜在贷款人提供接管了贷款的机会,使得借款方有机会以利率空间兑换贷款延长期限。

>虽然永续的机制看似对借贷双方都有益处,但正如Mindao老师指出这实际是“对贷款人友好,对借款人不友好”的协议设计。借款方在机制中更多地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当贷款方发起“再融资”拍卖时,原贷款方的退出、新贷款方的介入、新利率的调整都不受借款方控制。这也意味着借贷的“选择权”和“自主性”实际上在往贷款方偏斜,羊毛出在羊身上。借款人在还钱、抵债、接受新条款的三重围栏下,很可能因恶意的频繁“再融资”而蒙受损失。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