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鹏希望抵押股权以临 赵长鹏希望抵押股权以临](/uploads/allimg/c240125/1F61N06345U0-2IL.png)
赵长鹏希望抵押股权以临
一张名为《大模型的深渊》的图,在去年广为流行。吃瓜群众惊诧地发现,原来绝大多数大模型,都挤在深不见底的层级,“宣称自己快要落地的”“再等等决定啥时候落地的”“什么落地不落地的”“怎么还有这么多没听说过的大模型啊”……
时至今日,国产大模型数量已经达到200多个,“深渊”更深。
其中,很多低水平重复造轮子的大模型,无法满足个人和产业的使用需求,发布之后无人问津,已经不可能在业内翻起什么波澜了。而那些真正具备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大模型,也如同“潜龙在渊”,逐渐显露出“一飞冲天”的苗头。
上一波2015年左右开始的AI创业浪潮,以CV计算机视觉技术为主导的初创企业中,号称“CV四小天鹅”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也被誉为中国的“AI四小龙”,成为那一个AI繁荣周期中的标志性创新企业。
那么,由大模型开启的新一轮繁荣周期中,自然也会有“潜龙在渊”。谁会成为类似“AI四小龙”这样的潜力股呢?答案基本藏在这三个梯队里。
业内流传一句话:小创新靠大厂,大创新靠小厂。从昔日的DeepMind到去年的OpenAI,这些年轻、新锐的技术团队,回归创新本源,一次又一次给业界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成为从业者和投资人眼中的“潜力股”。
所谓大模型的“潜龙”,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潜”,相比谷歌、微软、英伟达、百度、腾讯、阿里等科技巨头,成立时间更短、队伍更加年轻化,组织效率和灵活度更高。
二是“龙”,有着不输给大厂,甚至超越大厂的技术创新性,基础模型是自研的,并且是L0级的通用大模型,可以为行业大模型、垂类大模型提供底座,具备向多个产业转化的潜力,有望带来高增长和高投资回报率。
虽然机器视觉公司也都推出了大模型,技术实力不俗,但并不算是AI新面孔。而使用开源LLaMA 架构的零一万物,以及被大厂收购不再独立竞争的光年之外,虽然够“新”,但发展遇到较大的转折点。所以这些企业及其大模型,我们就不放在此次讨论。
总体来说,有三类大模型企业,目前都得到了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或行业客户的支持,拥有较高的技术认可度与商业转化潜力,可以被看作是“大模型四小龙”的预备役。
1.明星派
明星创始团队,具备在工业界或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的大模型一出世,便凭借“明星效应”,备受业界关注。
包括,由前搜狗公司CEO王小川创立的百川智能(2023年3月,拥有多种参数的Baichuan系列大模型);由前商汤研究院副院长闫俊杰创立的Minimax(2021年12月,拥有ABAB 大模型);由中国最早从事中英机器翻译领域的研究者之一、2023年ACL Fellow周明博士创办的Langboat澜舟科技(2021年6月,拥有通用大模型孟子)。
2.技术流
相比“明星效应”,技术流更强调技术实力,其中典型代表是智谱AI。作为一家清华系初创公司,智谱AI在2019年成立时就把OpenAI当作对标,将实现AGI通用智能作为目标,是中国最早启动预训练模型研发的科技公司之一。智谱AI最新发布的基座大模型GLM-4,在一系列评测中的表现也被认为逼近了OpenAI的GPT-4。
3.务实派
被寄予厚望的明星派、技术流,都是“高高在上”的,从业务/商业土壤上生长出来的务实派大模型,也可能凭借落地应用而闯出一条路。比如2023年问世的“天工”大模型,由昆仑万维自主研发,大模型AIGC与昆仑万维的搜索、游戏、社交、娱乐等业务的结合,快速进入应用周期,也让昆仑万维成为闯入大模型领域的一匹黑马。
需要说明一下,三个类别是看“最长板”,并不意味着其他赛道的能力不高。
拥有明星创始团队的大模型,性能也可能并不逊色于技术流;拥有强大基座模型的技术流,也可能牵起强悍的运营队伍,带动产品落地;而务实派是“根据钉子造锤子”,但锤子要是不够硬,啥也砸不下去,所以技术能力也得过硬。
对标“AI四小龙”,可能并不让大模型企业很高兴,反而是忧虑更多。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