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B++:为正统比特币 L2 添 RGB++:为正统比特币 L2 添](/uploads/allimg/c240215/1FOI9253L20-42Y1.png)
RGB++:为正统比特币 L2 添
为什么近期值得关注?
在比特币现货 ETF 通过以后,下一个叙事立马就转移到了以太坊为核心的叙事逻辑: 5 月份以太坊现货 ETF + 坎昆升级 + Restaking 等等。
以太坊发展规律初窥
Merge 以前的以太坊更像是一个创业公司的发展模式,PoW 赋予矿工区块奖励作为早期的营销手段,并不在意代币的价值,代币经济迅速通胀,优先级上,沉淀价值>用户体验。
Merge 的目的不是为了以太坊性能更好,而是为了降低生成区块链的消耗(PoW 转换成为 POS),用Web2.0 的做比喻比较像一条产业链的上游部分降本增效,为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做铺垫,代币经济也随着变成通缩,同时注重用户体验,将矿工的收益逐步转变成为质押收益,Gas fee 收益也有所降低。
坎昆升级对应的是 The surge 的部分,开始以用户体验第一位(例如提高交易速度、降低 Gas fee)。
未来的升级周期间隔会相对较短,以太坊某种意义上在上海升级以后,将 PoW 的共识改变成 PoS。进入了一个成熟期,虽然未来还有几次大升级,但是可以看出来核心目的是,专注于链上可扩展性、更简单的验证区块、更便宜、性能更强大而稳定。
一些思考
以太坊的发展是复杂而多元的,在学习整体发展路径的过程,有很多仍未解决的问题待思考。
Vitalik 在以太坊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强的引导作用。实际上如果从一个公司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好的 CEO 带领公司冲锋陷阵,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式,最后V神带动的所有以太坊生态的发展都会 Long ETH。
像 Arb、OP、ZKsync、Metis 等 Layer 2 ;Aave、Compound、Uniswap 等 Defi,等等很多天价估值的项目都依附于以太坊,并且能够成为一段时间的热门叙事,以太坊或多或少能够获得红利。
与其说是和微软、苹果类似,感觉最接近的应该是英伟达。AI 发展、VRAR、Web3.0、各种云、算力中心,啥前沿科技都绕不开算力,也就离不开英伟达。
Web 3.0 也有种类似的状态,任何发展都很难离开以太坊发展,以太坊叙事稍微安静了一段时间,结果兜兜转转因为坎昆升级和以太坊现货 etf,Layer 2、Eth 一起涨,包括更早期的 Defi Summer、NFT Summer 等等都会拉动以太坊的价格,而且半衰期长一点的项目都需要与以太坊有足够的接触。
很多想要脱离以太坊的,也基本上是抱着“以太坊杀手”的逻辑去思考的,之前讨论过的 TON,不拉踩以太坊,自己啥声音没有了。
以太坊的发展是很中心化的,以太坊本身这个链是很去中心化的;有些时候感觉以太坊在发展这一块儿的中心化程度和 Uniswap 的团队有一拼,没有 Aave、MakerDAO 等一些协议去中心化程度做的好。侧面也反映了,一个项目想要发展的好或许本质上还是得中心化。
或许有一天以太坊未来也能够发展到一个及其成熟的阶段,然后完全去中心化治理,但起码 Vitalik 只要还年轻,我就觉得那一天还遥遥无期。话说回来,以太坊也不过是一个才创业 11 年的公司,远远算不上成熟。
以下内容框架引自:https://ethereum.org/zh/history,以及其他公开信息。更多具体内容请点击链接进行参考。
2013 ——第 0 阶段 以太坊诞生
白皮书发布,以太坊诞生
2013 年 11 月 27 日,Vitalik Buterin 发布《以太坊白皮书》
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发布以太坊的第一版白皮书,介绍了以太坊平台的代币系统;
摘要
白皮书定义了智能合约。其中首次提到了以太币的概念,白皮书中说明了以太币可以作为以太坊网络上的燃料费(Gas),用户进行转账交易、部署智能合约等活动时,需要支付一定的燃料费,部分燃料费会作为奖励,支付给区块验证者(也被称为矿工),如果交易的发起者支付的以太币不足,交易将不会执行,如果支付的以太币过剩,将会把剩余的部分返还给发起者的钱包。
2014 ——第 0.5 阶段 以太坊销售
以太坊销售
2014 年 7 月 22 日 00: 00: 00 +UTC
以太币的预售期为 42 天, 可以使用比特币进行购买。
摘要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