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两周上涨75%的原因
QQ是怎么成为中国AI原住民培养皿的?
文章来源:硅星人Pro
QQ,这个被很多人以为早已“被遗弃”的古早社交产品,不仅依然有大量用户,而且还正在变成中国“AI浓度”最高的产品之一。
今年2月QQ25周年的时候,大众以“怀旧”的理由去关注这个产品,却发现在腾讯此前的财报里透露,“仍有5亿人坚持用QQ”。这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一片“是谁还在体”——大体是感叹一下瘦死骆驼一样的用户规模,登录落灰的QQ号盘点一下陌生的产品或功能。感叹这里已是00后的天下,顺便回首一下空间里还没删干净的青涩黑历史,和自己回不去的青春。
但事实上,QQ远不是一个瘦死骆驼的产品。这些年它身上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更年轻的用户的社交需求和使用习惯,这种变化此前便已发生,却在今天的AI社区爆发中接住了这“泼天富贵”。简单来讲,这个变化就是QQ的Discord化。
5亿人在QQ上忙什么?
如果你(竟然)还有稳定的QQ群交流习惯,天天跟沙雕网友吹水、做互联网寻回犬,想必大概率经历过类似这样的事情:一起打游戏(追星/或是其他带薪摸鱼活动)的网友,基本互相没见过面。有天一起去了某个线下活动,大型网友见面现场,吃完饭散场之前——亮出二维码加微信好友。
作为当事人每次都觉得这个场面有些诡异:为什么明明已经是QQ好友的情况下,线下见面了以后还要再加一次微信好友?
一句话说清就是,微信更多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延伸;而QQ更适合构建纯粹基于线上、虚拟的关系。当两个人因为爱好相投在线下见了面,相当于把这段关系从虚拟延伸到了现实,构建起了社会关系。
在微信上,用户根据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如学生、员工或亲属等,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职责。因此,他们在发布朋友圈时,往往会考虑到自己所代表的社会群体,从而在表达时更加谨慎。
而QQ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隔离于社会的、私密的环境”,有助于他们进行自我定位和展示。在这个安全的氛围中,人们更倾向于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表达个人观点、进行平等的对话、释放情感以及寻求共鸣。
因此,或许正因为“客制化键盘套件发车”“独立游戏交流”“00后追星小鲜肉”等话题对社会公共领域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所以用户更喜欢在没有社会身份约束下的QQ上讨论。QQ提供了一种重新嵌入社会兴趣共同体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既有强烈的表达欲求,也寻求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存在感和获得感。
这种特点为QQ吸引了更年轻的用户群体,而QQ也基于此改造自己的产品功能。2021年底QQ频道第一次传出在内测,这是一个让人第一时间就能想到Discord的功能。
Discord是美国的一款社交产品,它的发家史简单总结就是,从游戏开黑的聊天工具发家,到变成能提供很高品牌粘性的私域频道,扩充用户规模,最终形成自己的一个独特的产品体系。在这个演变中估值一路攀升成为一款重要的社交产品。
而QQ频道让人们第一次正式谈论“QQ的Discord化”。
不过,这些发生在几年前的产品改造并未真正发酵,而直到今天生成式AI时代到来,才真正出现变化。
AI原住民培养皿,如何练成?
来看一组发生在生成式AI时代的与QQ有关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