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扑天才到女巫杀手,
a16z:区块链机制设计的8大挑战
原文标题:《8 Reasons Why Blockchain Mechanism Design Is Hard》 原文作者:Tim Roughgarden,a16z 原文编译:Ladyfinger,BlockBeats 编者按: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我们目睹了一个全新领域的诞生和蓬勃发展。作为 a16z 研究负责人的 Tim Roughgarden 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机制设计的复杂性和挑战,揭示了 Web3 世界中机制设计的重要性和难点。
当我们在一个学科或领域中学习得足够深入时,我们就能够识别和理解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尽管这些问题表面上看似复杂新颖,实际上通常是我们已经解决过的问题的变种或经过了细微调整。比如在教算法基础的时候,学生会学会怎么找出那些可以用「最短路径」或「线性规划」这类已知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模式在机制的设计中同样强大有效,机制设计是一种「逆向博弈论」,它利用激励手段来实现理想的结果。机制设计的工具和课程在拍卖理论、市场设计和社会选择理论中尤其有用。
在加密货币和 Web3 的世界里,有很多设计机制的问题。你可能觉得,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简单地应用我们已知的古老方法来解决,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殊性,我们常常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和设计解决方案。这使得在 Web3 中进行机制设计变得既复杂又充满挑战,但同时也非常有趣和吸引人。
在本文中,我探讨了 Web3 机制设计面临的一些挑战。对于熟悉加密货币的人士而言这些挑战并不陌生。然而,深入理解机制设计可能会为所有开发者提供新的视角帮助他们理解这些问题为何难以攻克。对于机制设计者来说,如果你正在寻找新的应用场景,你可能会对一个无需许可的环境所带来的挑战感到好奇。
什么是机制设计?
机制涉及领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 1961 年,当时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William Vickrey 正式提出了一种密封的第二价格拍卖方式。这种拍卖风格最早在 1797 年就被使用了,当时作家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出售了他的史诗《赫尔曼和多罗特娅》的手稿。它在 19 世纪也被邮票收藏家普遍使用,但直到维克里对其进行了描述,现在通常被称为「维克里拍卖」。
在维克里拍卖中,获胜者是出价最高者,但他们支付的是第二高的出价。这种拍卖揭示了出价者的真实偏好也将物品交给了最看重它的人。维克里拍卖是一个优雅而高效的设计,已经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应用,根据新的情况进行了修改和更新,实践指导理论,反之亦然。像维克里拍卖一样,机制设计作为一个正式学科,有着理论与实践交织的历史,既深刻又美丽。
与博弈论不同——博弈论确定了战略互动的维度,探索了最合理的结果——机制设计的领域不是从游戏开始,而是从一个期望的结果开始。机制设计的目的是反向设计一种游戏,使得这种期望的结果可能是以效率、公平或某些行为集为特征成为一个平衡状态。在维克里拍卖的情况下,目标是揭示参与者愿意支付的最大金额,同时不会因为他们这样做而惩罚他们。
Web3 中应用机制设计的机会非常多。例如,区块链协议可能想要实现运行协议的参与者诚信行为,没有偏离预期行为。或者,一个协议可能想要揭示关于交易价值的准确信息以高效地将区块空间分配给最有价值的交易。这样的机制设计问题总是具有挑战性的,而在区块链环境中挑战更是独一无二。
缺乏信任
在没有假定有一个可信赖的第三方来执行机制的情况下,区块链领域的设计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使用无需许可的区块链协议的整个意义在于,你不必信任任何一个实体或个人,只需要信任「平均水平」的假设,即运行协议的节点中有足够大的比例是正确运行的。
但许多区块链架构的讽刺之处在于添加到链的历史中的每一批交易为了在协议维护的虚拟机中执行,都是由单个节点单方面决定的产物。
你无法知道是否可以信任这个节点。
这就是为什么在区块链环境中很少看到维克里拍卖的原因。天真地实现维克里拍卖很快就会遇到不受信任的区块生产者的操纵问题。问题是,区块生产者可以制造一个「shill bid」,一个略低于获胜出价的假出价,从而迫使获胜者支付接近他们全部出价的价格,而不是第二高的真正出价。
不受信任的区块生产者通过提交虚假的较低投标即「托儿出价」,实际上将维克里拍卖转变为等同于第一价格拍卖的机制。这种行为是第一价格拍卖在 Web3 中变得普遍的原因之一。此外,传统机制设计文献中关于「可信机制」的最新研究也探讨了在拍卖设计中如何处理不可信的拍卖者问题尽管其研究角度与我们这里的讨论有所不同。
互相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