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

分享至

主页 > 数字货币 >

Arthur Hayes:日本银行抛售美债助推加密货币新牛市

2024.06.21

原文标题:Shikata Ga Nai

原文作者: Arthur Hayes

原文编译:Ismay,BlockBeats

编者按:在全球经济动荡和金融市场波动的背景下,Hayes 在本文深入探讨了日本银行体系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面临的挑战,以及美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全球市场的深远影响。通过详细分析日本农林中金银行和其他日本商业银行的外汇对冲美国国债投资策略,文章揭示了这些银行在利率差异扩大、外汇对冲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不得不抛售美国国债的原因。Hayes 进一步讨论了 FIMA 回购机制的作用及其对美日金融关系的影响,并预测了这一机制在维持市场稳定中的关键角色。文章最终呼吁投资者在当前形势下,抓住加密市场的投资机会。

我刚刚读完了 Kim Stanley Robinson 的三部曲中的第一本书《红火星》。书中的一个角色,日本科学家艾广弘子,经常在谈到火星殖民者无法控制的情况时说「仕方がない」,意思是「无能为力」。

当我在为这篇「短」文章想标题时,这句话在我的意识中浮现出来。这篇文章将重点讨论那些因为「美利坚和平」的货币政策而成为受害者的日本银行。这些银行做了什么呢?为了在日元存款上获得不错的收益,他们从事了美元-日元套利交易。他们从国内的日本老年储户那里借款,环顾日本,发现所有「安全」的政府和公司债券几乎都是零收益,于是他们得出结论,通过美国国债(UST)市场借钱给美利坚和平是更好的资本使用,因为这些债券即使在完全对冲汇率风险的情况下,也能带来更高的收益。

但是,当由于向公众支付的现金贿赂导致美国出现了巨大的通货膨胀,以安抚公众接受被锁在家里并注射实验药物以对抗「婴儿潮流感」,美联储(Fed)不得不采取行动。美联储以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最快的速度提高了利率。结果,对于任何持有美国国债的人来说都是坏消息。从 2021 年到 2023 年,收益率上升导致了自 1812 年战争以来最糟糕的债券回合。无能为力!

2023 年 3 月,第一批银行的损失通过金融系统底层渗透出来。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三家主要银行倒闭,导致美联储对任何美国银行或外国银行在美国分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美国国债提供全面的支持。正如预期的那样,比特币在救助宣布后的几个月内大幅上涨。

Arthur Hayes:日本银行抛售美债助推加密货币新牛市

自 2023 年 3 月 12 日宣布救助以来,比特币上涨了 200% 以上。

为了巩固这大约 4 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这是我对美国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持有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总量的估计),美联储在今年 3 月宣布,使用贴现窗口不再是「死亡之吻」。如果任何金融机构需要快速注入现金以填补因「安全」政府债券价格下跌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出现的难以处理的漏洞,应立即使用该窗口。当银行系统不可避免地通过贬值货币和损害人类劳动尊严来进行救助时,我们该说什么?无能为力!

美联储对美国金融机构做了正确的事,但那些从 2020 年到 2021 年全球资金激增期间也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外国人呢?哪个国家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最有可能被美联储弄垮?当然是日本的银行系统。

最新的消息显示,第五大日本银行将抛售价值 630 亿美元的外国债券,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国债。

日本农林中金银行将出售 630 亿美元的美国和欧洲债券

「美国和欧洲的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这降低了农林中金银行过去购买的高价(低收益)外国债券的价值,导致其账面损失扩大。」

农林中金银行是第一个屈服并宣布必须出售债券的银行。其他所有银行都在从事同样的交易,下面我将解释这一点。外交关系委员会为我们提供了日本商业银行可能出售的巨额债券规模的一个概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投资组合投资的协调调查,日本商业银行在 2022 年持有约 8500 亿美元的外国债券。其中包括近 4500 亿美元的美国债券和大约 750 亿美元的法国债券——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它们持有的欧元区其他大国发行的债券。

为什么这很重要?因为耶伦不会允许这些债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并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她会要求日本银行监督的日本央行(BOJ)购买这些债券。然后,日本央行将利用美联储在 2020 年 3 月建立的外国和国际货币当局(FIMA)回购机制。FIMA 回购机制允许中央银行成员将美国国债抵押并获得隔夜新印的美元。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学院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加⼊OKEx全球社群

和全球数字资产投资者交流讨论

扫码加入OKEx社群

相关推荐

industry-fron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