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狂飙180天
PICO收缩战线,字节元宇宙重新出发
原文来源:Metaverse元宇宙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生成
花90亿抢来的“元宇宙入场券”,要失效了?
互联网大厂长达一年多的降本增效运动,仍在继续。
阿里旗下社会科学机构“罗汉堂”在10月初被传关停,虽然官方很快作出辟谣,但“罗汉堂”总裁陈龙离职的消息还是让外界对其后续发展充满疑虑;10月10日,腾讯副总裁、腾讯教育总裁殷宇也被爆离职,面向C端的教育业务是过去一年降本增效运动的重点关注对象,且正向B端转型。
大厂调整业务,往往从高层人事变动开始。阿里如此,腾讯如此,过去几年疯狂扩张的字节也不例外——PICO就可能成为下一个调整对象。
日前,有消息称PICO副总裁任利锋目前工作状态为“请假”,且假期延续至今年年底,实际上接近从字节离职。虽然PICO创始人周宏伟仍然在位,但字节给该项目的资源倾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后续投入力度也令人生疑。
字节这张豪掷90亿从腾讯手上抢过来的“元宇宙入场券”,将何去何从?
(图片来自PICO官网)
告别高举高打,PICO持续收缩
回顾PICO加入字节这两年,大部分时间都走在扩张路上:除了烧钱研发之外,字节还给PICO提供了大量曝光渠道、内容资源,投入力度不可谓不大。
在2021年9月完成收购后,字节就给PICO投入了大量资金搞研发,并支援了不少算法、硬件调试领域的技术人才。统计显示,完成收购半年内,PICO团队规模突破1000人,同比翻了超过两倍,其中近80%为研发人员。
最难得的是,虽然PICO名义上是由字节副总裁、火山引擎BU负责人杨震原管理,但高层赋予了周宏伟为代表的初创团队高度自主权。以至于字节在2021年底进行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时,PICO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技术和资金之外,字节给PICO的流量扶持也十分慷慨。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字节充分利用旗下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各个APP为PICO导流。据统计,光是2022年春节假期期间,字节给PICO的全渠道曝光量就超过11.3亿人次。
去年9月,PICO的声势到达顶峰。字节在PICO的大本营青岛筹备了一场对标Meta的高规格发布会,正式推出第四代VR头显产品PICO 4,这也是收购案结束后组织的首次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字节的高管们公布了为PICO制定的目标:冲击百万年销量,全力探索VR/AR领域。作为抖音“开国功臣”的任利锋也是在这段时间调任PICO,负责组建内容生态。
内容是PICO被字节收购前最弱的一环,在当时也被普遍认为是VR/AR产业走向普及的最后一道坎。在任利锋的主导下,PICO搭建了影视娱乐、运动健身、在线游戏在内的丰富内容体系,还计划和迪士尼、环球、华纳兄弟为首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厂达成合作,制作定制内容。
(图片来自PICO官网)
然而,短短半年过去,境况悄然发生了变化:任利锋离职在即,字节对PICO的态度也从全力支持转向谨慎经营。
今年2月,字节将PICO的年度出货量目标下调至50万,C端消费市场和B端商务领域的目标分别为35万和15万台。这个数字比起去年9月PICO发布会上提出的目标削减了一半,DAU等指标也相应下调。
削减了出货量目标后,团队自然放慢了扩张步伐。虽然PICO不像Meta那样直接关停部分项目(比如VR动作游戏项目“Echo VR”)、大规模裁员,但也主动减少了投入,比如作为配套产品的“轻世界”虚拟社交项目就只剩下几项基础功能。任利锋的离开,或许是字节进一步削减资源的信号。
总而言之,高举高打、疯狂烧钱的时代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在字节的庇护下过惯好日子的PICO,该学会适应新的生活。
坚守还是撤退,字节的两难选择
从扩张走向收缩,字节当然有自己的难处。
从大环境来看,最直观的变化是AI大模型取代元宇宙成为当红炸子鸡,VR产业也随之熄火。
Counterpoint的统计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VR/AR硬件出货量同比下滑49%,降幅超过此前两个季度。PICO的市场份额环比小幅上升,同比却有所下降,而且和排名榜首的Meta仍有较大差距(索尼的出货量主要靠VR眼镜撑起,和PICO不在同一条赛道),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图片来自Counterpoint)
站在字节自身的角度,主营业务也面临不少挑战,需要重新调配资源、减少对非核心项目的投入。